美食評選事件又公佈了。得到盤子的餐廳,不只吃過的越來越少,沒聽過的還越來越多。難免好奇細審,私廚增加,最感興趣的那一家搜尋之後發現,非得六人才能訂位(如何湊出六壯士樂意花高價同席輕鬆吃飯愉快聊天只求經驗無怨無悔不容易),僅周末三晚營業(已全訂滿至明年可斷念),菜單中的乳鴿與鵝之掌是從來不吃的珍饈(省心了不必發生菜一上桌心就發冷的完蛋感);一心想吃多年的泡飯又見本年度讚美,好感來自數年前在十二粵孝哥主廚下泡製的米花泡飯的美滋味,但今年照片上的蟹汁忽然變成壓力,食下去的能量在血管胃腸中的變化與累積——禍從口入。實在是,多年來愛上館子的那股勁兒快熄火了,越來越、最好、就在自家飯桌上,把餐點叫進來,買回來,自己炮製,有時再補上一瓶台啤精釀,就夠歡樂;其他,除非萬有全酸菜白肉鍋,最愛在弧形彎曲的醬汁區將一道道佐料加入沾醬小碗,根本為了下飯;除非三分俗氣,永遠氣定神閒的曹大哥與關愛的張大姐;除非秀蘭從家改造的空間和永如預期的味道;除非鼎泰豐始終如一的親切服務;除非越南餐廳翠園,從大學吃到現在的翠系列,翠園的爵士背景音樂沒要標榜品味就是讓空間更舒心。忽然想起小時候上館子的印象常是老爸率領全家拂袖而去,最不捨的是手中的汽水。原來吃飯的地方最該讓人自在,卻偏偏變數多,常常不稱心(某陣子常光顧的義大利館子卡拉馬熟到都管起人事閒事的因為常坐的進門第一桌給重新佈置收走了就再也不去可能也是他們的用意?吃了多年的烤肉店因JC不做了人事全非也就不想去了),再加上越老越挑剔,總跟以往的好經驗比較,結果,還是在家安心吃韓劇拌飯,別再操吃不到的美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