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王安憶《天香》 |
讀古典作品愛留意其動詞,一時期一地方的用語,寫入古代虛構中,彷彿之一番,特別有點睛的魔力,人物自在動了起來。就像王安憶《天香》這一段。
「彷彿之」老張和祁彪佳都用的詞組。
也記了一些長輩順口說出的真理:「爸高 高一個,媽高 高一窩」經驗觀察出的遺傳學真相;「高醋矮醬油」最好識別當年鼎泰豐兩瓶同深的醬料瓶,一高一矮,高的真是醋。或者用詞:旗袍領口第一個扣子聽到說叫「風紀扣」,還真是,一旦解開第一扣,哪怕其餘還扣得嚴嚴,風情洩露。
看大陸作菜視頻,老看到那個「焯」,老錯過它的音,而動作是熟悉的「川燙」;怎麼也無法學起「焯」在口語中取代川燙,彷彿發出那個音,步驟就停頓了。
還有父母說祝福的「慌雞」,卡拉馬讚其逼真。
又:姚宜瑛女士在文集《十六棵玫瑰》的《我的奶娘》中寫道母親的「繡棚」,畫面時間應是民國二十年/一九三零年代的宜興,值得留記。
定型
因此想念起那些聰慧失聯的女友們,那些人世中更瘋,更倔,更敢,更愛,更恨,更無視,不屈不撓的「少女魂」。
是「少女魂」?第二天醒來自我質疑。早發現人長到某一點定型後,不管外在怎麼老去,內在永遠是那個自我在主宰。所謂「老不死」那類,問題在他們內心中欲望始終如一就是強烈的自我,同時他們偏偏有體力忠於它。
內在美少女在熟齡時的愛情故事讓人心動之餘,不禁恨起自己是卡來馬鑑定下在度永恆暑假的中學生,連性別都沒有。
再生
二十多年前在商務印書館重慶南路門市選的人人文庫小說。基於作者屬於同一時代,出生戰亂,成長於動盪,他們的文心是否能讓自己更感覺他們的時代。龍年之尾,決定送它們再生,化身未來的紙製品,在新一代的青年用紙吸管喝著紙杯中的新茶飲在再生紙做的筆記上畫下今日感動之時忽然筆尖自動流出曾經存在於一本書的句子,彼時作者的心聲又被此時青年所感受
小咪與小蓉
曹小咪游到水道頭,迴身時看到周小蓉坐在池邊,雙腳在水中踢動暖身。小蓉又對小咪說:好久沒看到妳。一會兒游,一會兒不游,再下去就不來了。小咪停下來跟小蓉解釋,反正三十次票已過期,就想來再來,云云。小蓉問小咪在做什麼?來回對話後,小蓉說:書還是讀紙本的好。小咪立刻推銷起自家想丟又不好丟的書,力薦給小蓉。小蓉心動,說,只要一兩本好看的哦。可以放在櫃台請他們轉交給我。小咪說:寫給周小蓉嗎?小蓉斜眼瞪了一眼小咪:要寫我的本名!沒有人知道周小蓉是誰。
曾經問過周小蓉她的先生知不知道她叫周小蓉?她想了想,可能。小蓉,小寶,小弟,小妹,小咪,熊小妹,鐵頭,大頭,巷子裡的小孩們,周小蓉都輪不到曹小咪叫,要叫周姐姐,差了十歲,差了世代。這些年常在泳池裡碰到;以前回家可以跟媽媽報告,我今天看到周小蓉了。後來游泳回家,媽媽就問,碰到周小蓉了嗎?
我們在池的一端看著池的另一端女教練在池邊軟墊上教小男孩翻筋斗。小男生掌握不到竅門,怎麼都翻不過去,反而要倒立了。我們說,他沒翻過筋斗嗎?我們小時候不是天天在家裡翻著?小男生頂著地的頭要再往身體收進去才行,我們又說。
家姐十幾歲時畫的咪咪肖象 很小的妹妹努力坐定給姐姐做模特兒 搬家時媽媽包裝後註明 三十多年未開封 有多種不能開封一開封都消失的別言明的什麼 |
最後以彼此小名互相稱呼的人。
猛虎歸柙
鎮守家門二十多年的老虎,出自老父棋友之子/翩然歸去女作家之弟・之手,是第一批想放生的畫作。多方試探後,好友表達接手意願,說昨日來拿。
一早忙乎乎取下老虎擦拭乾淨,為此日保留下的大紙箱切割合成畫作大小;朋友攜女兒出現,雖然早告之尺寸,但看到老虎方知虎之大,於是招人來載運。忙乎乎將老虎放進紙箱,綑上繩子,拉出家門,下電梯,坐在街邊等待,車來了,左塞右塞,就是不行,於是感謝人空跑一趟,改上郵局寄畫,卻又搞錯郵局可接受的貨運尺寸,三人輪流苦苦提虎去郵局,敗北後又苦苦提回,置於樓下。管他的,三人大吃一頓中,朋友忽想,可以送給住在四樓的表舅,祝福一驚,深怕表舅哪天直接還給她;朋友又想,還是蠻喜歡,還是自己留下,但是裁下畫心或者連框貨運至美,無法決定,左思右想,回到大樓,剖開紙箱,取出貓咪小圖,大貓則說先留祝福家,夏天回台再取。於是乎就此別過,祝福拖拉虎箱,一口氣直下B1丟棄紙箱回收,提虎回家,進門後,卡拉馬協助將老虎掛回原處,批評了祝福和友的種種決定,包括為什麼丟掉紙箱,於是祝福再下B1拉回紙箱。白忙一上午,精疲力竭,倒地不起,甦醒後想起兩團未下入火鍋的冬粉忘了打包,又添扼腕。
欲別而不得,物自有辦法回到原位。
斷捨離不是你說了算。
In a different light
《十七世紀廢址》珍貳版 2025 消失中
珍貳版訂書,歡迎大家參考以下說明;如有問題和挑戰請來信 17chinenoire@gmail.com, 謝謝!2024去南京,開通了微信支付,也可以直接來信聯絡以微信支付。
新年清點,《十七世紀廢址》「家刻珍貳版」尚餘一百五十五本,靜候有心人訂購。
珍貳版之後,實體紙本家刻版至此結束,感謝大家支持。
為了改善各方讀者購買辦法,除了原有的節點文化網店之外,提供新的管道。
寄送用郵局系統,都會有追蹤號碼。
大陸航空約兩周(RMB150元)
港澳,日本,航空掛號約一周內
歐美英 航空掛號兩周內
寄送資料請留姓名、地址(郵政編號別忘了)和手機號碼。
地區 | 書(425台幣)及運費 | 支付方式 A 支付寶 微信支付 | 支付方式 B Palpal |
大陸 | 航空兩周到達 RMB150元 | 請先電郵聯繫 ayrtbh@duck.com, 留下寄送資料並取得收款碼付款,然後靜候佳音。 | 有paypal的朋友請付款至tsaojerlian@gmail.com 沒有paypal的朋友,請寫信至17chinenoire@gmail.com 取得付款連線。 |
香港 澳門 (邊度有書書店有庫存) 東南亞 | 港幣120 元 | 請先電郵聯繫 ayrtbh@duck.com, 留下寄送資料並取得收款碼付款,然後靜候佳音。 | 有paypal的朋友請付款至tsaojerlian@gmail.com 沒有paypal的朋友,請寫信至17chinenoire@gmail.com 取得付款連線。 |
日本 | 日幣2000 元 | 請先電郵聯繫 ayrtbh@duck.com, 留下寄送資料並取得收款碼付款,然後靜候佳音。 | 有paypal的朋友請付款至tsaojerlian@gmail.com 沒有paypal的朋友,請寫信至17chinenoire@gmail.com 取得付款連線。 |
歐洲及美國 | 美金/歐元 26元 | 請先電郵聯繫 ayrtbh@duck.com, 留下寄送資料並取得收款碼付款,然後靜候佳音。 | 有paypal的朋友請付款至tsaojerlian@gmail.com 沒有paypal的朋友,請寫信至17chinenoire@gmail.com 取得付款連線。 |
英國 | 英鎊24元 | 請先電郵聯繫 ayrtbh@duck.com, 留下寄送資料並取得收款碼付款,然後靜候佳音。 | 有paypal的朋友請付款至tsaojerlian@gmail.com 沒有paypal的朋友,請寫信至17chinenoire@gmail.com 取得付款連線。 |
落拍點
明明不過是自言自語自驚自嘆,還是會想交待結果。回來的第三天,景觀大師Darcy發來照片,完工了!只有業主要崩潰時見她騎著Honda紅色小Monkey 啵啵啵來安撫,施作時從未見過人影,完工後來視察,很滿意,很喜歡,說,需要祝福加入他們團隊。這話讓祝福忍不住幻想了自己轉型的下一章,操起西班牙語和勞工朋友們並肩造園。貝絲與湯姆也極喜歡成果,對前面車道的新生開始懷疑要不要採相同風格。
想之前累積出的每日一圖,小院的結果是無奈的妥協,務求容易施工,所以內心深處隱隱遺憾。不修邊幅的本性(說好聽一點是喜歡 prototype 雛形的感覺)被極專業的工匠手做出無瑕地面——總是有辦法破壞這完美感的。
而經歷未預期的全面破壞、重建過程,卻不能再忍三天親眼目睹脫胎換骨新生的一刻,想想,彷彿是命定的落拍點。節奏,拍子,老張追悼祁奕遠的話——
奕遠蓋有見於世界空華,傍好則住。香及其未燼,月及其未缺,花及其未殘,霞及其未散。蹋踘社中,得一美踢便可收場;優傒臺上,得一鬧劇便可煞拍。
昨天那個好日子
祝福找到母親手織的對襟綠色毛衣,穿在身上
翻出母親的珍珠項鍊,戴在頸上
看到阿姨寫的字條,半透明紙夾著一隻粉紅與藍的老鷹剪紙,貼上被她塗抹覆蓋掛在廚房的油畫上
尋出父母寫給她十三歲的生日賀卡再立在桌上
和馬真勾著手健步來回火鍋店 不停說著話 到嗓子乾啞
卡拉馬聲音態度減了百分之三十硬邦邦 可愛度倍增 純屬應景
這樣 過了 生日
與我之戰
一進門,滿目長物,立刻無縫連上兩個月前出門時的決心——丟丟丟。
凌晨四時蘇醒,一躍而起,撲向櫃門,拉出幾大包幾番精簡的舊物,翻出一看,竟然又是那幾個毛絨絨的熊貓靠枕,每夏如火爐般讓人燥熱難安,偏偏老母四川熊氏,誓與這幾個靠枕共存亡,如今老母離台遠去,果斷的我這回為之前不捨的我心一橫,全扔。又扒出夾在舊衣裡的古領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遺物,奇寬無比,止住任何念頭,扔。四小時後,送三大袋時代標本至地下室,至此永別。
過幾日又撲向臥室櫃門,打開看到捲起的地毯,原來放在這裡,當時捲起時用了一條領帶綁起,甚是好用,心想領帶要留下來繫物,可偏偏忘了那時的好主意,現在全被幾天前果決我給衝動掉了,遺憾難忍,潛入地下室搜尋,清潔大姐了不起,幾大袋的東西已消化完畢,只看到熟悉的黃色靠枕不知基於什麼判斷給收到一旁為她所用。沮喪中,再開櫃門欲將他櫃物移入,不免打開前幾日整理剩下的那一袋刷新印象,赫然發現領帶尚在其中,幾乎喜極,今日之我好不感謝那日之我之一念之間手下留情得以與過去某日之我的想法連上,我我我我我在大樂與悲憤之間擺盪,好不,好不,好不,不無聊。
告一段落
你回來我很高興。但你回到家的時候,我不會在家,可能很晚才會回來。——卡拉馬
工人朋友們在大氣河流即將通過之際,在大家以為他們不會再見之時,突然大群出現,在小院上方熟練拉出油布帳,要在祝福離開前趕工完成。但風雨實在太大,百般勸說,揮手收工,留下半生半熟的小院。不過雛形已定,估計最後簡化的圖案會出現,可以走人了。
貝絲對小院新貌十分驚異:和之前差太多了,變得好正式。祝福接話:好像終於脫離永恆的研究生狀態,畢業了。此中似有深意,苦思演義,與卡拉馬說,卡拉馬立刻回道:這有什麼,就好像有時候穿睡衣,有時候穿戴整齊出門,都是同一個人!
這同一人,二十多年前鄰居花架上的Wisteria紫藤,地底運動,冒出祝福院子,將之挖出種到自家光禿禿的花架角落,偶爾澆水,居然怒長起來,每次回來爬上梯子整理藤枝,要這麼轉個彎,要這麼纏成一股,囑咐藤枝聽話不准爬上屋,果然守信長成一架美物,但永遠錯過花期,只見過綠葉藤蔭,秋季黃葉滿地,冬天的枯枝。貝絲說花季滿架的紫花,引來蜂群,蜂鳴轟轟,就近在貝絲陽台築巢,找人摘去時,還得紫藤蜜一塊,十分濃郁。
後人種花,前人嚐蜜;也好。
竹的後遺症
貝絲說,如果我們自己拿起鋤頭去刨竹根,她的椎間盤會像鈕扣一樣一個個蹦飛。
我們遛狗經過人家小院,一堆被砍斷的竹子還有竹根,長到一半還有筍形的幼竹,摞在院前。我們立定對竹堆大發議論,沒救了,還以為這就清完了,等著瞧吧,好日子在後頭呢,哼。
跟貝絲說看到偉大的生鮮食品店Berkeley Bowl有碧米,真的碧綠碧綠,是米裹了竹的萃取。貝絲說,我吃了會死。
我們說要把竹根丟進山上最高級住宅的花園裡,讓他們也有苦頭吃吃。
好好一大盆竹子,乖乖長在木盆裡,貝絲死活不要了。祝福接收。
我們說要把帳單寄給做古的園丁Norman的兒子,想當年是他說這竹不會亂長的。
Austerlitz
W. G. Sebald 的 Austerlitz 英文版在 2001年首次出版時就立刻買了一本。封面上著裝如小王子的金髮男孩,讓人對內容有相反於內容的想像。2004年第一次到行人出版社在溫州街公寓的辦公室談天時,注意到書架上好幾本W. G. Sebald的書,是的,他們考慮出版,但覺得不會有什麼讀者,所以作罷。
回到台北的家與父母相依的二十多年,Sebald的書也帶了來,跟所有最想讀卻沒讀的書放在眼前的書架上,提醒自己勿忘,久而久之,變成每天照面的書友,喜歡它們在架上,陪著的感覺。
幾天前,有聲書audible跳出了Austerlitz,整本書誦讀時間七小時十一分鐘。拖延二十多年未達的彼岸竟然就在七小時之近,即刻下載。朗誦者以行書的速度不帶感情變化啟程,順利通過打轉了好幾次「我」與Austerlitz在車站中首次邂逅的部份,然後隨著一天漫走,打掃抹擦,趕貓罵貓,意識在現實與書的聲音中遊走,聽著 Austerliz 說他的故事,二戰前僅是個小男孩被送到英國,成年後,他回頭找到自己的源頭,在布拉格。幾次意外相遇,交談後基於對時代與人的創作共通的體會,Austerlitz 知道「我」是個深沈認真的聽者,願意信任「我」而講出他的一生。忽忽之中,七小時已過,音猶在耳,他們的同行與對談應該未止,於是又回到中途,補起印象之間漏去的,在第一遍已知的世界殞落,這回影像更清晰,屬於Austerlitz 的不復存在,原本何必說卻因為一位巧遇的人而值得說,他和縈繞在他心中的集體因此得到安慰。
又不免想起一九六五年的日片《怪談》,第三個故事《無耳芳一》,失明的小和尚芳一會彈三弦說書,最拿手的是一場歷史戰役,家族全體傾滅。他每夜被帶去講這個故事,說到形銷骨立;師父跟蹤發現他是被那個家族的亡魂找去,鬼魂們依家族位置坐好,聽著芳一演唱自己壯烈的最後一幕,感到光榮,得到慰藉。Austerlitz得到聽者可以說他的故事,鬼魂得到說故事的可以聽自己的事蹟。自己的經歷編/變成故事——角度/版本——訴說與聽—— 像是打磨完美的銜接點,讓人生有個合理的圓——安魂。
也為什麼葬禮時要找最信賴、對死者最有愛的人,說幾句公正、體己的話
二十年的保留,看來是在等你親身經驗時代的生滅變化,逐漸靜化成接收器,敏於一段調頻,格格不入於其他——一種叫做 Austerliz 的病;你算輕症。
打轉
Loop
Portal之為APP,主事者上山下海錄下世界秘境晨昏之間的大自然正音,免費可浸淫數境,一年付近五十美金則全境暢遊,且開放動態聆聽,隨著頭部的轉動,音場跟著移位,身臨其境。在試聽的一周內,急忙登上尼泊爾的高山Ama Dablam,到嚮往的蘇格蘭Isle of Skye閉目體會,轉到冰島聽火山口的能量,又拉到遠距聽地平線上的火山在大地中隆隆作響,或冰河的破裂傾壓;其他鳥語,麥浪,雨林,瀑布,柴火當然皆有,有地名有地點,有clip為證。
常常音樂聽到麻痹時,就進入叢林借獅吼蟲鳴、水的咆哮形成護城河——可是,一種卡卡感,猛獸異禽怎麼又叫了,更,叫個不停,讓浸淫感瞬間縮小,惱人地集中在意識前方,變成吵,干擾——loop的破綻——讓人跌出境外。
而Portal卻能讓人在英國花園的交疊禽音中渾然忘我地走完整條街,買菜,等車,看捷運/動車/bart各地的同行者溶入他們的手機沈浸在各自心與神的所在;禽音是那麼逼真,清晰,生動,位置性明顯,你自然望向清脆鳥鳴的來源,如果剛好看到一隻鳥,那就是它在說話,如果是車廂頂,也行,我聽得見的隱形美好天然是我們集體的穹頂,你我同在花園裡。
完美的線性前進中,又忍不住開始找loop的銜接點;突出的烏啼做定點,專注算著它多久之後再出現,才不過幾分鐘的音軌,還不及發現破綻,早走神於他事,回神欲重來,瞬間也忘了在專注什麼。
然後注意到樓下馬路上被紅綠燈節制九十秒一輪的引擎起步聲,每次因等燈號的車輛亂數組合而不同,但如果有這麼相同的一次,那,是否是一個loop的形成?
白噪音,環境中的眾聲交織。當收音麥克風遠離小溪、大海、瀑布、雷雨—水的主唱,火的燃燒,發音的禽蟲獸,朝向高廣開闊的大地,義大利北方與奧地利交界的大理石山峰Tre Cime di Lavaredo(Lavaredo的三尖峰),彷彿不變的一道長音,仔細中有無盡細節,來自陣陣大氣能量在群山中變速變向運動,搖撼植物與水製造聲響,大塊噫氣吐納,造形殊異的大地願做樂器,萬物齊聲號叫一地獨有的齊物聲形,不是白噪音,是遠古縱切時間的天籟。
如果留神,辨別出在表面跳動的變動聲音,在某一刻,一個極偶然的空白,上層音齊啞,屬於這個地表的基礎長音浮出,天使剛剛經過的靜默,地籟乍現,那一刻,是被冥冥力量控制編輯的一個周而復始的超級音軌・的・銜接點;或者是周卻不復始的單一loop的形成?
絕對有個loop,循環不斷的聲軌,配著不斷消逝的時間流,只是沒意識到而已。
安靜的夜晚,幾哩外高速公路的永恆車流進場,沿海灣的鐵道,今夜火車穿過平交道拉下鳴笛,巨型風琴按下B大調六音合弦,一聲又一聲,緊接起響徹九十年代涼夜的合弦尾音,好長好長的loop,心情列車進站又駛離,從人生未來是嚮往的謎到謎團破解,一段落差,此刻與過去串連的鳴笛,因此不得再循環。
似曾相識感,deja vu,(非得說「既視感」嗎),意識浮現的一個凸點,提醒一個潛行的環狀運行到站,只是不在原來的月台。輪迴。Come to full circle. 打轉。翻滾。語言中的常用詞,天生個性生成的慣性行為造成的大小不規則形狀反覆,「又」怎麼了的怎麼,堆疊出人生,以時間之刃縱剖,橫切面無一相同又瞬息萬變。
家史二年的三成員,父親母親與長子,在家史七十八年同穴安息,家史最後一章開始。可以放任的循環已無時間容量再放任周行。計時器機心內精緻咬合的大小齒輪,集體推動人生的前進,直到卡卡感出現,銜接點曝光,你終於停頓,審視,回顧,比較,理出一道奇異的脈絡,無關因果,而是我之為我的判斷和選擇,一路走來踩踏出的一道長音,無意中,潛意識裡,埋入下次再見的印象和不知怎麼結尾的感覺,不收邊地延展。
選後
無X6
看著過去一個月做出的無數小園草圖,心儀的16"x60"長條,從規則鋪陳到亂數鋪陳,那個演變,可以做測試題「昏聵的進程」,從A到B到C到D到Z,請指出演變順序是?或者問下一張圖會是?答案很當然,就是最初始的統一地磚,無需切割,鋪好鋪滿,把現在的戰壕鋪蓋起,把小園變成實地,把貝絲家放置兩年純粹給蛛蛛結網的柚木桌椅搬走 ,搬光,給一個空的,無奇的灰磚小院,讓那口憋著的,忍著的,什麼,釋放出來,終於得到半點無干擾的無上無我的無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