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rastination-ista

祝福得一不情願的差事,被幾次催問進度,於是她開始買菜,解凍肉品,又洗又切,又炒又燉,包起餃子,搞起醬汁,一日五餐,抺起地板,深入暗處角落,又翻起書架的書,整理堆積,發憤完成春末積欠的小事,讓潛意識去醞釀,但願在無意識的咀嚼中,障礙化去,解救自己。


完成任務

螢螢文心


胡唯美民國六十三年在金山海灘豔粉紅比基尼外罩薄紗長髮飄動昂然前行的動態影象是我心中不滅的胡唯美。

空白四十五年後的二零一九年,唯美到家裡探望我的母親,周到地問候,聆聽,聊天,合影。她那天穿了一件嫩青色的薄紗襯衫式外套,紅色指甲油;青色的青近乎螢光,因半透明質料而比刺眼減一分,非常耀目,直接與印象中的艷粉紅相輝映,原來這是唯美姐姐的不滅定律。

衣著選色那麼搶眼,自然表彰了個性。可是近幾年與唯美的接觸中,發現她比鍾愛的色彩亮度要含蓄得多。原以為會朝奔放不拘那一端表現,卻意外傾向嚴謹與認真。行為舉止,人際禮儀,唯美會多一分在意,跟她見面時也自覺地收斂起來,在張揚色彩和規矩的言行兩極中去捉摸她。

那時唯美在報紙上寫專欄,以隨筆的輕快寫出近期的一遊,一聚,一讀;簡潔的文筆生動刻畫幾個印象,篇篇好看。忽然想起一九七五到七七年唯美在《婦女雜誌》做編輯時寫的人物訪問,有限篇幅卻能寫出深度,人物得以立體。每次在雜誌目錄看到有她做的報導都會先翻出來看,因為知道會好看;四十多年後又讀到她的隨筆,好感依舊。

唯美文字的語感是正宗民國女作家一系,聽得到的悅耳,讀得到的流暢,尤其重要的特徵——感受得到的情感。而她的情感不能以溫婉很女性化的詞去形容,而是在理性用意的佈局展開中,帶著自家獨特的醒目色彩,為她所寫閃耀出唯美講究的靈動。她的作品讓我意識到外在的兩極感其實是毫無違和的一體——必須很認真地堅持自己所愛而且詮釋得當。

《為美唯美》集合唯美姐姐一生精華之作,向父母致敬致愛的至文,對長輩的懷念,小說創作和近期的壯遊見聞,是向她所愛的文學奉上她的才華獻禮,由衷祝福,由衷期待。

如果小序的第一句能刺激了一下唯美姐姐,那我就算是微弱地傳達了當年跟在粉紅比其尼女郎後的初中生心裡的震撼。那個夏天姐姐志漪要到美國唸研究所,父母與摯友胡媽媽約好到金山租一間渡假小屋共聚,為姐姐餞行。長輩們在小屋中打橋牌,姐姐、唯美、我往海灘走去,迎面是玩回來的人群,民國六十三年海濱遊樂勝地的遊客很保守,顏色低調,他們目不轉睛看著胡唯美,一個擦身而過的男聲發出最真誠感嘆:他媽的,真像仙女。

自白者

Taipei
在記憶力喪失前,在執著消散前,在內心的嚴審者制止前,在懶散發作前,在興致自冷前,在想像被現實擊破前,再寫上一段晚明流連大半輩子所見明光,一日一花,生動活潑的人,因為我活著,他們復生。 紙本著作《某代風流》《印象書》《想像書》《十七世紀廢址》 Freedom to informed imagination 敬請賜教 17chinenoire@gmail.com

廢話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