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王安憶《天香》

讀古典作品愛留意其動詞,一時期一地方的用語,寫入古代虛構中,彷彿之一番,特別有點睛的魔力,人物自在動了起來。就像王安憶《天香》這一段。

「彷彿之」老張和祁彪佳都用的詞組。

也記了一些長輩順口說出的真理:「爸高 高一個,媽高 高一窩」經驗觀察出的遺傳學真相;「高醋矮醬油」最好識別當年鼎泰豐兩瓶同深的醬料瓶,一高一矮,高的真是醋。或者用詞:旗袍領口第一個扣子聽到說叫「風紀扣」,還真是,一旦解開第一扣,哪怕其餘還扣得嚴嚴,風情洩露。

看大陸作菜視頻,老看到那個「焯」,老錯過它的音,而動作是熟悉的「川燙」;怎麼也無法學起「焯」在口語中取代川燙,彷彿發出那個音,步驟就停頓了。

還有父母說祝福的「慌雞」,卡拉馬讚其逼真。

又:姚宜瑛女士在文集《十六棵玫瑰》的《我的奶娘》中寫道母親的「繡棚」,畫面時間應是民國二十年/一九三零年代的宜興,值得留記。




自白者

Taipei
在記憶力喪失前,在執著消散前,在內心的嚴審者制止前,在懶散發作前,在興致自冷前,在想像被現實擊破前,再寫上一段晚明流連大半輩子所見明光,一日一花,生動活潑的人,因為我活著,他們復生。 紙本著作《某代風流》《印象書》《想像書》《十七世紀廢址》 Freedom to informed imagination 敬請賜教 17chinenoire@gmail.com

廢話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