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與《才子牡丹亭》

斷捨離危機感發作,尋找標的物。看中金克木先生的《印度文化餘論》,果斷取下預備翻閱後與之告別,卻看到這一段:



「根」是器官的古譯?如果根是器官,那麼二十多年前在《才子牡丹亭》中讓人生疑的「男根」「女根」是否根本明說著男女性器官?取下吾友華瑋花費多年心血點校完成的《才子牡丹亭》重讀,貼切。


然後,晚了二十多年的後勁來襲,怪難為情的。





《才子牡丹亭》華瑋和江巨榮點校本書介

《才子牡丹亭》是清康熙、雍正間,吳震生、程瓊夫婦為湯顯祖的戲劇名作《牡丹亭還魂記》所作的一部箋釋、詮講和評點的專著;是一部帶著強烈的個性色彩來解釋《牡丹亭》的用詞用語,評點人物思想的戲劇評論。批者淹通書史,廣徵博引,舉凡子史百家、佛道文獻、詩詞曲集、稗官小說,無不為我所用,是一部具有豐富的知識內涵和鮮明的以史料文獻論曲為特點的文學評點之作。批者在理論上張揚人性,肯定人的情色慾望,無情地批判「昔氏賢文」,尤其是宋明理學的禁慾主義,對男女性意識的自覺提出了許多重要和超前的觀點,是一部以情色論為基礎來闡述《牡丹亭》的創作思想的大膽奇異之作,在《牡丹亭》的評點史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此書海內外罕見,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強烈的個性色彩」雖指這豔粉紅的濾鏡,但因「尋根」而重溫《才子牡丹亭》,程瓊(我會覺得她是主要詮釋者)以《牡丹亭》做為磁石,從詩、詞、史、劇、佛、道、吸出的變化多端文字世界,於我,依舊是主魔力。

以前讀老張的《四書遇》發現,不懂點佛是懂不了明朝人,佛家的思辨和敍述已經format了他們的思惟方式,要想跨足到他們的世界,就得改造自己的腦子。

《才子牡丹亭》在每折批語首先進行「男根」「女根」和動作的指認,之後,以傳奇做綱,筆記下一條條聯想,古典時代的聰明人活用古典知識說出自身所想,屬於被佛意識影響後的中國純文字想像,難得的純粹古典告白。



隨機舉例








自白者

Taipei
在記憶力喪失前,在執著消散前,在內心的嚴審者制止前,在懶散發作前,在興致自冷前,在想像被現實擊破前,再寫上一段晚明流連大半輩子所見明光,一日一花,生動活潑的人,因為我活著,他們復生。 紙本著作《某代風流》《印象書》《想像書》《十七世紀廢址》 Freedom to informed imagination 敬請賜教 17chinenoire@gmail.com

廢話之庫